
晚稻喜丰收,金黄粮满仓。眼下,我县各地在加快秋收进度的同时,也加快了秸秆回收利用步伐,将秸秆打包加工后变废为宝,成为牛羊的“美食佳肴”。
11月5日,记者走进白果镇的双季稻万亩示范片,只见晚稻已基本收割完毕,稻田里留下满地秸秆,一辆大型秸秆打捆机正在有序进行着秸秆收集作业。随着机器走过,田间残留的水稻秸秆,被清理捡拾起来,收进机器内部容器,经过挤压捆扎后,从尾部“落地成盒”,变成一块四四方方的秸秆“草包”,随机散落在稻田中间。
“打捆机一天能收80到100亩,今年预计要收1800亩左右。”白果镇种粮大户李勇刚结束了一上午的工作。
随后,几名工作人员驾驶另一台运输车,将秸秆“草包”一一拾起,运送至养殖场,用作养殖牛、羊的饲料,让废弃秸秆“变废为宝”。
李勇表示:“我的合作社有两台打捆机,现在是帮周边的养牛、养羊的养殖户打捆秸秆。 我们帮他们回收比他们在网上买饲料还要便宜一些。”
这样的操作,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秸秆离田给春种带来的压力,还能从根本上解决秸秆露天焚烧问题。以往原本无人问津的秸秆,也变成了助农增收的优质资源。
责编:旷雨澄
一审:赵诗
二审:何思霞
三审:文峰
来源:衡山县融媒体中心
衡山:开设暑期托管班 解决家长后顾之忧
【老兵风采】 李淼:退伍军人变身养蜂人 酿出乡村振兴的甜蜜
【老兵风采】唐国成——坚守应急一线 守护万家灯火
衡山:激活“三长制”效能 绘就和美屋场新画卷
衡山县“平安见面·三清三防”专项行动部署会召开
衡山县召开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调度会
衡山图书馆:暑期焕新升级 打造“文化避暑”胜地
衡山县开展基孔肯雅热、登革热暨病媒生物防控工作培训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