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一百天 实现双过半】福田铺乡石东村:扶贫车间“扶”出好“钱”景
2020-05-06 10:19:01          来源:衡山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徐梅芳 |          浏览量:4261

衡山县融媒体中心5月6日讯【记者:赵诗、唐欣颖、刘永欢】“有了扶贫车间,以后种出的红薯在家门口就可以卖出去了,太方便了。”5月1日,在福田铺乡石东村,正在家中劳作的王冬连和记者说起了村里的扶贫车间,不禁竖起大拇指夸赞,还高兴地分享起了她家与扶贫车间的“小故事”。

王冬连和丈夫赵洪春是福田铺乡石东村2组的村民,也是村里有名的“能干户”。说他们能干,是因为在2017年,王冬连家成功脱贫后,流转了村里27亩农田进行农作物种植。去年,在当地政策的扶持下,王冬连和丈夫赵洪春将家中大部分农田种上了红薯。

红薯成熟后,夫妻俩准备用三轮车将红薯运往外地售卖时,接到了村书记的电话。村书记为他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村里搭建的扶贫车间正在收红薯,红薯价格还比市面价高。收到好消息后,王冬连和丈夫连忙将家中3000斤红薯运到了村里的扶贫车间。“以前红薯要拖到沙泉去加工,太远了,现在有了扶贫车间,又近又方便,价钱还合适,这个扶贫车间做的真的很不错,靠谱!”销路不愁,王冬连竖起大拇指,连连夸赞。

2018年,受大环境影响,红薯成了滞销品,石东村不少贫困户和农户家中的红薯都烂在了家中。看着村民们辛苦种植的红薯就这样浪费掉,石东村的村干部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时,有人提出,红薯不易长时间存放,如果将红薯制作成红薯粉等农副产品呢?

就这样,石东村的扶贫车间开始搭建,引进了红薯粉生产线,并于2019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只要贫困户和农户将红薯运过来,不管多少,我们都不拒收的。”福田铺乡石东村村支部书记易文诗告诉记者,去年他们就收了6万斤红薯。由于扶贫车间内制作的红薯粉以红薯淀粉和水为原材料,通过太阳照晒晾干,且不添加任何添加剂,口感细腻清甜,深受消费者喜爱。截至今年4月底,石东村扶贫车间的红薯粉销售量已经达到了2万斤,每天可生产红薯粉500斤。

现在红薯粉通过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超市专柜等销售方式,已将销路打开,但同时,扶贫车间对于红薯的需求量也逐渐增加。为带动村内经济,村支两委还结合本村农田缺水的实际情况,号召村民种植耐旱农作物——红薯。现如今,村里大部分农田都种上了红薯。

下一步,石东村扶贫车间还打算扩大生产规模,再添加一条生产线,也希望通过收红薯的方式来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实现增收。福田铺乡石东村村支部书记易文诗表示:“我们计划面向全村67户贫困户免费发放红薯种苗,只要愿意种,我们就免费发。”


一审:徐梅芳  二审:唐有权  三审:黎林

责编:徐梅芳

来源:衡山县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