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衡山县岭坡乡灯山村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不断增强村党组织的“造血”功能和服务能力,群雁齐飞,引领村集体经济发展飞出“加速度”。
灯山村位于衡山县岭坡乡东南部,离县城约30公里,2019年以前,这里曾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省级贫困村。2021年11月被授评为“乡村振兴省级示范村”。三年时间,从“贫困村”涅槃成“示范村”,实现村集体经济从0到近300万元的飞跃。
头雁领航,因势利导开新局。
灯山村原本是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因为曾经在竹产品加工产业上跌过跟头,村民们对发展新的产业持怀疑态度。岭坡乡党委意识到: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柱。只有想好点子,找对路子,创出牌子,才能让老百姓尝到甜头,心服口服。集思广益找点子。乡党委书记发挥“领头雁”作用,带领村“两委”干部起早贪黑,走村串户,征询村民的想法,听取专家的建议,寻找适合灯山村长远发展的金点子。因地制宜谋路子。通过多方调研、现场勘查、反复论证,发现寿岳衡山源源不断的优质天然山泉水,养“瘦身鱼”独具优势,并且了解到“瘦身鱼”肉质紧实、低脂无腥、鲜嫩爽滑、需求很大,很有前景。村书记带领村民组团去广东、江浙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大家一致决定把“野生环境养殖法”引进村里,发展泉水鱼养殖产业。千方百计筹银子。目标既定,乡党委迅速成立由乡领导、技术人员、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为成员的“泉水鱼”养殖工作专班,分工合作,各尽其职,主动对接上级产业政策、筹措各项扶持资金,积极推进各类资源要素向村里聚集,为灯山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注入源头活水。
鸿雁展翅,齐心协力谋发展。
如何引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是灯山村“两委”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坚定勇往直前的信心。2019年,灯山村成立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50亩,由村集体出资对土地进行集中平整改造,修建道路和灌溉水渠,打造大小鱼池30余个,带领村民开启“瘦身鱼”养殖产业。坚持锲而不舍的决心。高密度养鱼对成鱼的要求很高,既要防止细菌感染,又要防止成鱼打捞时受伤。由于本地没有合适的成鱼,要到邻近的攸县运载过来,一开始由于经验不足,技术不成熟,水温没有把控好,好几次一整车的成鱼运回来,放到瘦身池,第二天鱼都翻了身,血本无归。村“两委”一班人深知:越是遇到困难,越需要把心拧成一股绳,不退缩,不放弃。他们多次召开屋场恳谈会、村民议事会,找原因,想对策,向水产研究所的专业人士寻求技术指导,向有经验的养殖户虚心请教,积极参加专业的技能培训,形成共识和合力。常常在晨曦微露的清晨,他们已经开始比对水温;常常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他们还在监测水质,终于把问题迎刃而解。坚守为民致富的初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关键是要树立联合开发,抱团“造血”的观念。在灯山村的辐射带动下,附近的洄水湾村、朝圣村等纷纷开始鱼苗养殖,发展以稻养鱼,以鱼促稻的共生产业,鱼苗长成后,全部投入到灯山村的“瘦身池”提质升级。光洄水湾村200亩的鱼苗养殖基地,全年可供应成鱼10万斤左右,创收约70万元,村民们津津乐道找到了家门口的致富路径。岭坡乡党委、政府因势利导,为养殖户搭建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建设起3000平方米“瘦身鱼”活体存储基地。灯山泉水鱼品牌也声名鹊起,口口相传中,郴州、长沙、湘潭、衡阳等地数家大型餐饮连锁店和一些高端酒店都纷纷慕名前来签约销售,部分水产批发市场、超市也来进货。截止目前,灯山“泉水鱼”已有40余家合作商,月均销售成品鱼1.5万斤,月均销售额近30万元。灯山村从盈利中拿出部分资金完善村里基础设施建设、补助全村村民医疗保险、救助困难群众等,美了村庄,富了村民,实现了村集体经济质的飞跃。
归雁反哺,集才集智求振兴。
灯山村充分发挥村党组织主体作用,补齐村级集体经济“短板”,筑巢引凤。一方面“引进来”。在村“两委”换届中,着力从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种植大户、优秀共产党员、乡贤群体中寻找熟悉村情、群众威信高、素质能力过硬的优秀人才选进村“两委”班子,集思广益,同心同德,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另一方面“带出去”。为提升致富发展能力,先后3次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各地举办的“带头致富”课堂,开拓眼界,学习新经验,谋划新思路,汇聚发展“新动能”。
责编:徐梅芳
来源:衡山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湖南省人民医院与衡山县人民医院举行医联体签约授牌仪式
湖南省人民医院专家团来衡开展义诊
衡山县与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签订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合作协议
衡山高新区2025年网络创业(电商版)培训班开班
中共衡山县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
我县召开2025年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见面会
全县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集中摸排与风险性评估工作部署会暨综合服务管理培训会召开
衡山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成功捣毁五人电信诈骗团伙 精准打击针对未成年人诈骗犯罪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