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衡山岳北农工会的情缘
2023-07-13 10:01:56          来源:衡山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徐梅芳 | 作者:杨锡祥          浏览量:60786

今年9月16日是湖南衡山岳北农工会成立100周年纪念日。岳北农工会是湖南农民运动的先声,是中国最早的工农联合革命组织。在岳北农工会的酝酿和成立过程中,毛泽东倾注了不少心血,与岳北这一革命组织结下了不解之缘。

1922年,在中共湘区区委员会的领导下,湖南工人运动浪潮迅速高涨,相继取得了粤汉铁路工人罢工、安源路矿工人罢工、长沙泥木工人罢工和水口山工人罢工的胜利。

在工人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湘区委借鉴浙江萧山、广东海陆丰农民运动的经验,探索和实践走“工农握手革命”的道路。毛泽东亲自谋划在湖南省省长赵恒惕的“胞衣地”衡山岳北开展一场工农联盟的革命运动。

早在1922年10月底,在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取得胜利后,蒋先云、谢怀德、刘东轩等人自安源绕道到长沙向毛泽东汇报水口山情况,请他批准水口山工人罢工计划时,毛泽东就对蒋先云说:刘(东轩)、谢(怀德)明年都要调岳北搞农运工作,谢只能暂时在水口山协助工作,不安排职务。刘应安排职务,因为他是水口山工人,但很快就要调岳北的。

这一时期,由于各地军阀的长期混战和争斗,赵恒惕与谭延闿的矛盾升级,造成赵恒惕的势力一时在衡阳、衡山有所削弱的特殊政治、军事格局。这为岳北农工会的诞生在客观上提供了条件。

刘东轩和谢怀德都是岳北同乡人,熟悉家乡情况。他们既是中共早期党员,又分别是水口山工人罢工和安源路矿工人罢工的先锋和领头人,具有一定的斗争经验。中共湘区区委员会书记毛泽东通过周密考虑,决定派刘东轩在适当时候回岳北,然后再派谢怀德等同志协助刘的工作。

为什么湖南农民运动首先要在岳北搞起来?一是岳北人民忍受不了赵恒惕的残酷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早有革命的要求;二是湘区委当时鉴于搞工人运动,几起几落,都是孤军作战,忽视了占80%的农民,丢掉这股革命力量革命怎能成功;再者,湘区委当时在策略上也是为了牵制赵恒惕,以巩固安源、水口山、锡矿山以及铁路沿线几个工运阵地。尤其是赵恒惕长期统治湖南,是镇压革命运动的罪魁,他是岳北白果人。因此,在湖南来个擒贼先擒王,打蛇打七寸,是湘区委当时重大的斗争策略。基于这几方面的因素,毛泽东在离开湖南去广州前,果断决定从水口山和安源分别抽调几位敢于战斗的同志去岳北赵恒惕的家乡,发动和领导一场工农联盟的农村大革命。

1923年4月初,毛泽东根据党的工作任务和岳北政治形势,指派刘东轩回岳北开展工作。

刘东轩回到岳北后,迅速走访亲戚和好友,广泛宣传安源、水口山工人罢工斗争的胜利。他们和刘东轩一起开展串联发动工作。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努力,骨干分子发展到300多人。于是,刘东轩就在白果上边三里路处涓水河畔的倒河屋场召开了第一次筹备会,指定彭桂峰担任联络员,负责发动工作;要求大家按照安源、水口山工人俱乐部的组织方法,秘密建立活动小组。安排妥当后,刘东轩则回到水口山铅锌矿,一边工作,一边密切注视着岳北革命形势的发展。

在发动工作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彭桂峰、李甘林于6月到常宁水口山,向刘东轩报告了他们串联发动的情况,请求刘东轩指点,并借此机会学习了水口山工人运动的先进经验。

岳北农民运动紧锣密鼓酝酿筹备之际,湖南出现了两起有利于岳北农工会发展的重大政治事件。中共湘区区委因势利导,立即在全省掀起了大规模的反赵浪潮。

根据驱逐赵恒惕的有利形势,中共湘区区委再次派刘东轩回到岳北开展农民运动。刘东轩携带了一部油印机和一些书籍文件回到家乡,在白果街上的祥吉兴饭店设立了岳北农民俱乐部临时办事处。刘东轩向中共湘区区委多次写信,汇报和请示工作,并要求派人指导,充实力量。毛泽东又派谢怀德和雷晋乾前往岳北,协助刘东轩开展工作。

谭延闿、赵恒惕两军相斗,赵恒惕的势力一度退出衡山,刘东轩、谢怀德等马上把秘密的岳北农民俱乐部从祥吉兴饭店迁到堰脑头刘捷三公祠,正式更名为湖南衡山岳北农工会筹备委员会。在农会中加上“工”字,是毛泽东亲自审定的,表示与水口山工人相联之意,这是全国第一个把农工结合在一起的革命团体,也是毛泽东亲自审定的。在秋季的一天晚上,在刘捷三公祠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湖南省岳北小组”。筹委会依照水口山工会的组织法,在秘密活动小组的基础上,“每十家烟火公举一名十代表,百家公举一名百代表,从全区十代表中公举一名总代表。由总代表联席会议选举7人组成委员会,相互推选委员长,委员会下设财政、交际、调查、交通、宣传、教育委员各一人,为农工会最高机关,一年改选一次。”

经过近半年的发动和筹备,岳北农工会成立的时机终于成熟,筹委会用快邮代电向湘区委报告和通电省内各革命团体,预告了岳北农工会成立的时间和有关事项。

1923年9月16日,刘捷三公祠装扮一新,“湖南衡山岳北农工会”的匾额端端正正挂在大门正中。岳北范围几十里的3000多名会员手擎红旗,敲锣打鼓,燃放鞭炮,高呼口号,兴高采烈地参加成立大会。粤汉铁路总工会、安源煤矿工人俱乐部、水口山工人俱乐部等革命团体发来声援贺电和锦旗,安源煤矿俱乐部、水口山工人俱乐部分别派人专程送来银洋200元。

   上午9时,刘东轩在大会上庄严宣告:“湖南衡山岳北农工会正式成立了。”在欢呼声中,他宣读了岳北农工会成立宣言。宣言用大量事实控诉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地主豪绅压榨剥削农民的罪行,号召农民兄弟团结起来为求解放而斗争。这时候,会场上群情激荡,口号声经久不息,响彻云霄。

大会通过了由会议选举产生的岳北农工会执行委员会,刘东轩、谢怀德、李渭璜、杨仕润、李甘林、旷仁七等7人为执行委员。刘东轩任委员长,谢怀德任副委员长,李渭璜任秘书。大会还通过了四项决议案。成立大会的胜利召开,向世人宣告了岳北农工会的胜利诞生,这是岳北地区从未有过的盛举,人们奔走相告,分享胜利的喜悦。

在岳北农工会成立后,执委会领导和组织会员开展晓岚港阻谷平粜,严惩大地主廖连元和减租退押等斗争,沉重打击了地主、土豪劣绅的嚣张气焰。岳北农工会的系列斗争,触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他们贿以重金,买通知县和国民党军官谢国光,请他们以清匪为名,捣毁农工会。未达目的后,他们又联名上书赵恒惕,胡说“岳北遍地皆匪”,请求“奋旅扫荡”。11月25日,军阀赵恒惕悍然派兵镇压了岳北农工会,逮捕农工会干部和积极分子70多人,焚烧了捷三公祠及民房20余栋。农工会骨干赵炳炎、周德二、廖芳炳惨遭杀害。枫林区总代表李玉邕因是前清秀才,没有当场杀害,被收监后折磨致死。

岳北农工会被镇压后,为保存革命火种,刘东轩、谢怀德带领李渭璜、彭桂峰、杨仕润等一批骨干秘密转移至安源,等待时机,继续投入革命斗争。后来,刘东轩、谢怀德、李渭璜到广州参加了毛泽东举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大革命失败后,岳北农工会一些骨干和农民纠察队部分队员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上了井冈山,有些同志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27年元月,毛泽东亲临衡山考察农民运动,在白果听取岳北农民运动情况汇报,听后赞不绝口。他说:“湖南农民运动是从1923年成立岳北农工会开始的,岳北农工会与广东海陆丰齐名,是我国农民起来革命最早的地方。中国有五岳,首先点燃革命火焰的是南岳衡山。要让南岳衡山的革命烽火向其他几岳蔓延,让革命风暴卷席全中国……。岳北农民为开创农运作出了流血牺牲,赢来了今天的农村大革命。烈士的鲜血没有白流,他们将永远载入中国人民革命的史册”。第二天,毛泽东来到刘捷三公祠,召开座谈会了解当年岳北农工会的斗争情况,并指示要对周德二、赵丙炎、廖芳炳、李玉邕四烈士召开追悼会,对四烈士的家属要好好照顾。座谈会结束后,毛泽东在农会干部的陪同下看望了几位烈士遗属。

一个世纪过去了,回顾那段不平凡的斗争岁月,毛泽东对成立岳北农工会,亲自策划、领导和支持,并对其给予高度评价。毛泽东的这种壮举和情怀,在衡山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永远不会忘怀。(通讯员:杨锡祥

责编:徐梅芳

来源:衡山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