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衡山县融媒体中心10月23日讯【记者:蒋鹏 刘紫叶】小微河流是农业灌溉的主动脉,也是排涝灌溉的重要通道。为了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河湖生态问题,近日,衡山县水利局结合“一乡一亮点”“一县一示范”美丽河湖建设,对辖区内55条小微河流进行了清淤疏浚。
(东湖镇天柱村河道经过疏浚后。蒋鹏 摄)
10月20日,在岭坡乡双河口村,一台挖掘机正在河岸边来回穿梭作业,对河道内淤积的淤泥、垃圾、枯枝杂草等进行清理,对两岸河床进行修整,保障行洪安全。“没有清淤前,这条河流堵塞得很。”该村村民周正平说,村民们在种田、抗洪等多个方面,都离不开这条河。河道经过清淤之后,比以前好多了,河道通畅,水质也干净了,解决了村民的困难。
(在白果镇新庄村,一台挖掘机正在进行河流清淤。蒋鹏 摄)
当天,同样的一幕也在白果镇新庄村、东湖镇天柱村等地重复上演。经过清淤后的河道,河岸两侧通畅了,蓄水量也大大增加,防汛抗洪的能力提升了,更好地满足了当地群众保水灌溉需要。“这个河流清淤工程是一个很好的工程,特别是对我们种粮大户,解决了抗洪、抗旱的实际问题,是党和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好工程。”白果镇新庄村种粮大户张三军告诉记者。
据了解,由于多种原因,县域内部分河道曾一度因为淤泥、砂石和枯枝落叶的沉积,导致河道两岸的农田灌溉受阻。为了解决这种实际问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水利局积极作为,周密安排,根据每条河流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疏浚清淤实施方案,严格规范程序,确保工程质量。今年8至9月,各乡镇陆续对辖区内的小微河流进行了疏浚清淤。
截至目前,衡山县小微河流疏浚清淤工作已基本完成,清淤河段总长达148km,为全县12个乡镇农业种植等方面提供了水利保障。经过此次清淤疏浚后,将切实消除河道淤堵隐患,有效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提升周边村民居住舒适度和环境美观度。
一审:徐梅芳 二审:杨平 三审:黎林
责编:曾思灵
来源:衡山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戴新贤主持召开县委十一届第102次常委会会议
黄花路预计9月全线竣工
衡山县妇联开展“感受非遗魅力·传承文化薪火”暑期关爱活动
衡山县将精心打造紫盖峰狮子岩景点
谢斌带队赴浙江杭州招商
谢斌带队赴杭州市民宿行业协会调研座谈
衡山县开展工信系统消防安全“明白人”培训
衡山:开设暑期托管班 解决家长后顾之忧
下载APP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