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征文|【过年】匆匆那“年”
2021-02-20 10:06:33          来源:衡山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徐梅芳 | 作者:刘文艳          浏览量:5089

不紧不慢,年的脚步,在人们翘首以待的目光中悄然而至。年的味道,也在父母们紧锣密鼓的筹备下,愈显浓烈。

同龄之人也许都有同感,步入而立之年,待年的期盼,早已没有少时那般浓烈,因为年对我们而言,寓意着年龄的增大和责任的加重。而家中老人小孩们对待过年的珍视,又使得我们无比珍惜这短暂的年味。 

于孩子,年,是热闹的象征,是快乐的集合,穿新衣,戴新帽,收红包,放鞭炮,走家串户乐在其中。于老人们而言,年,是子女幸福的归期,预示着团圆;是中华文化的传承,透过种种年俗,能折射出老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寒假的自由,使得每年年关,我都能欣喜的往返在城乡父母们的家中,在浓浓的节日氛围里,感受着不同形式的年味。

年,是父亲里外装饰的那一抹红。

记忆里的年前年后,父亲总在我们的耳畔念叨着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父亲本不是一个讲究之人,但对于“挂红”一事却非常在意,年前定会准备好红色的台历、对联、灯笼,待到除夕,洒扫好庭前屋后,父亲定会站在梯子上认认真真贴春联,挂灯笼,高下左右,比对的齐齐整整。每次回家,目光总先被这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深深吸引。挂红,挂上的是老人们对新年红红火火生活的美好期待。 

年,是母亲熏制的香飘四野、金黄剔透的腊鱼腊肉。

自小生活在农村的我们,尤其喜爱母亲用炭火熏制的腊鱼腊肉等等,团圆之际,也总少不了这些菜来点缀圆桌。年关将近,村民们都会杀猪宰鱼作丰盛的菜肴,来庆贺一年的辛勤付出。宰杀好的鱼肉,除了新鲜吃法及冬晾外,母亲都会把多余的新鲜鱼肉放在灶台上,用烟或炭火熏制,熏个两三天,到七八成干后,原先红白相见的鱼肉将变得金黄剔透,揭开锅盖,滴着油的腊鱼肉香飘四野,这便是制作好了的成品。熏干的腊鱼腊肉,父亲择一大块切成薄片,热油下锅,放入辣椒、大蒜、生姜爆炒,一道农村人记忆里的美味佳肴便呈现在眼前。因这种方式使得鱼肉易储存,这也成了年后父母送儿女们归家或出行的最佳“礼物”,有了这份礼物的陪伴,异乡的儿女们,想家时候,便随时能在味蕾间品尝到妈妈的味道。 

年,是婆婆巧手制作的花式饺子。

众多年俗中,包饺子,吃饺子也是年夜饭里的一道靓丽风景线。饺子有新旧交替之意,人们会在大年夜或祭祀的时候用作贡品。春节时,与从远方归来的家人一同吃饺子,寓意美好的团圆。婆婆有一双灵巧的手,调制好五花八门的饺子馅后,总能捏出形状各异的饺子,圆形、半圆形,还有玫瑰花样式……晶莹剔透的饺子在沸腾的水中上下跳跃,煮熟待冷却后,轻轻咬上一口,满满的幸福感洋溢在心间。正如婆婆所言,过年吃饺子,图的是一份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 

年,还是公公坚守岗位的职责所在。

万家灯火团圆之夜,对于一个家有交警的家庭而言,总有那么一丝丝骄傲的遗憾。公公是一位即将迈进花甲之年的老交警,每逢人民休假团圆的好日子,他们便“永远在路上,”过年也不例外。自除夕夜始,南来北往的香客们总会千里迢迢奔赴南岳大庙烧香祈福,两地交警的任务便也更加繁重,公公是几十年坚守岗位的代表之一。年三十下午,交警们便穿上醒目的警用反光服,整齐划一的奔赴在国道的各个地段,为人民群众平安出行保驾护航。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在父母们的期盼中如约而至,又在子女们的怀恋中渐行渐远,但那份思念的情怀,却让这浓浓的年味在人们的心中历久弥新。

责编:徐梅芳

来源:衡山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下载APP